電涌保護器的選擇
發布日期:2020-12-20瀏覽次數:823標簽:電涌保護器怎樣接線
a)、動作電壓的選擇:
變壓器低壓側的
電涌保護器其三相電壓為動作電壓;U0 = 400V
b)、
電涌保護器的通信容量選擇:
首級
電涌保護器標稱放電電流的計算:
GB 50057-94(2000 版)和 IEC 61312指出:二類保護要求,應按總雷電流150KA(10/350μS波)來考慮
電涌保護器選擇,按照其建議的雷電流分配方式其中50%即 75KA是通過接地系統(水管、鎧裝電纜外皮或導線的我屬保護管等)直接入地;另外 50%通過安裝在相線和中線上的
電涌保護器入地。
依據以上標準考慮到 50%雷電流分配到電源系統的最惡劣環境,按照 GB 50057-94(2000版)標準表 6.1 提供的雷電流參數
電涌保護器每相上的雷電流約為:
當線路無屏蔽時,In =[150 KA×50%]÷4 =18.75KA
當線路有屏蔽時,In =[150 KA×30%]÷4 =11.25KA
對于本系統采用的鎧裝電纜線路,按《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第六章:第四節:第6.4.7 條要求每線標稱放電電流不宜小于 15KA的要求。首級
電涌保護器的每相標稱放電電流應大于 15KA(10/350μS)。
次級
電涌保護器標稱放電電流的計算:
GB 50057-94(2000版)和 IEC 61312指出:次級
電涌保護器應考慮到兩倍反射波疊加下,線路殘余感應電壓小于被保護設備耐壓水平的 80%時的情況。標稱放電電流按照GB 50057-94(2000版)標準表 6.2 提供的雷電流參數參數計算。線路參數依據國家標準推薦的引線長度為 1m 時(電感為 1μH/m),導通阻抗 0.5Ω計算。
則:當線路無屏蔽時In1 =[37.5 KA×50%]÷4 =4.6875KA;
設:SPD上、下引線長度為 1m(電感為 1μH/m)
則:電流最大平均陡度為 Iv /T1= 4.6875÷0.25 = 18.75kA/μs
后級SPD 兩端的最大電壓為 4KV + 18.75kA/μs×1μH/m×1m =22.75KV
設:線路的導通阻抗 0.5Ω,反射電壓波疊加按前級殘余電壓值加線路傳導電壓值計算。
則:當線路無屏蔽時In =22.75KV÷0.5Ω=45.5KA
對于本系統采用的非屏蔽電纜線路,次級
電涌保護器的每相標稱放電電流應大于 40KA(8/20μS)。精密設備保護選用防雷插座,其體積小,可以與設備靠得很近。
為減小多級
電涌保護器的泄放電流會大大減少,在兼顧經濟性和安全性的基礎上分別選擇:
SPD1---OMP-APK15/4 標稱放電電流15KA(10/350μS);
SPD2---OMP-APM40/2/4 標稱放電電流40KA(8/20μS);
SPD3---OMP-APM20/2/4 標稱放電電流 20KA(8/20μ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