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涌保護器的布置原理
發布日期:2020-12-20瀏覽次數:763標簽:浪涌保護器的后備保護器
a)該布置是依據 GB 50057-94(2000版)和 IEC 61312的標準布置。在 LPZ0 和LPZ1 區交界:U2 =U1-I2R2???????可以看出:U2
電涌保護器的雷電流逐級減少,還為安裝電涌保護器提供了方便如(圖 3)所示,我們在安裝電涌保護器時總會使用導線進行連接,而導線電感在雷電波的頻率下不能忽略,于是有:Uc=UL1+Us+UL2 Uc=Is(ZL1+ZL2)+Us這樣的殘壓將會附加上一個額外的 Is(ZL1+ZL2),如果只有一級電涌保護器,雷電流的大部將從這一級電涌保護器泄放入地則 Is 非常大,這樣要保證U 額外 Is(ZL1+ZL2),否則則 ZL1+ZL2要非常地小,也即導線要非常短,在安裝時往往很難做至,安裝條件就會非常苛刻。多級布置使這個部題得至解決。c)分區多級布置使電涌保護器由于自身放電的電磁脈沖的干擾減弱,我們知道當在導體中有高頻信號流過,就會向空間發射電磁波及發射功率。可頻率、電流和電壓有關當電流和電壓降低時其發射功率也就減弱,這樣不會因為電涌保護器的放電而影響微電子設備的正常運行。d)SPD4 必須盡量靠近設備,這是因為GB50057-94(2000版)和 IEC 61312表明電涌保護器距被保護設備的距離過大會由于雷電波的反射效應而在被保護設備上引起高頻振蕩,使得設備上的電壓超過電涌保護器上的殘壓而損壞設備。這個距離應小于10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