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裝置安裝調試方法
發布日期:2021-01-23瀏覽次數:896標簽:天饋信號防雷器的使用特點
接地裝配通常是指接地體和接地線的總稱。因為曾經把引下線單獨作為防雷裝配的一個構成局部,以是,防雷接地裝配次如果指接地體而言。接地裝配是防雷裝配的首要構成局部,用以向大地泄放雷電流,限定防雷裝配的對地電壓不致太高。因為直擊雷是雷云和大地間的直接放電,突出空中的巍峨建筑物,最易首先接觸先驅放電而遭到破碎摧毀。是以,在良多需求保護的建筑物或建筑物四處都安裝有避雷針。避雷針的避雷原理是:把持避雷針的接閃器高出被保護物的突出職位,把雷電引向自己,爾后通過引下線的接地裝配,把雷電流泄入大地,以使被保護物免遭雷擊。接地體應愜神思器強度、耐侵蝕性、熱波動性和接地電阻的要求。為了愜心接地體的上述要求,接地體的選材、布置、埋人深度及泥土性子等都必須公允決定。接地體過短了添加接地電阻,過長了施工艱巨,添加鋼材的消費量,而且對接地電阻的減小甚微。接地體的表面積和截面積太小,通過雷電流時,將使周圍過熱或本人溫度太高,泥土電阻變大。接地體通常給與圓鋼、角鋼、鋼管等鋼質材料制成人工接地體,所用鋼材的尺寸要求是:圓鋼直徑≥10mm,扁鋼厚度≥4mm,截面積≥100mm2,角鋼厚度≥4mm,鋼管壁厚≥3.5mm。在泥土侵蝕性較大的處所,接地體應熱鍍鋅或加大截面積。接地體的布局布置,通常有垂直布置和水平布置兩種模式。①垂直接地體。用于泥土電阻率較高或接地體易打入公開的征兆。垂直埋設的接地體,通常給與直徑40~ 50mm的鋼管或(40×40×5)~(50×50×5)mm的角鋼,長度以2.5m左右為好。垂直接地體一般由兩根以上的鋼管或角鋼構成,可成排一字形布置或環形布置。為了減小接地體的樊籬效應,相鄰鋼管或角鋼之間的距離以5m為好,多根鋼管或角鋼上端用扁鋼或圓鋼焊接成一個全部。垂直接地體的幾種典范榜樣布置如圖1所示。圖中箭頭所指的地方銜接接地線。
圖1 垂直接地體的布置②水平接地體。適于泥土電阻率較低,不用打入垂直接地體就能夠愜心接地電阻值要求,或地質堅固、很難打入垂直接地體的征兆給與。水平埋入的接地體,通常給與40mm×40mm的扁鋼或直徑為16mm的圓鋼。水平接地體通常給與噴射形布置或關閉形布置,相鄰扁鋼或圓鋼間的距離以5m為好,各銜接點焊接成一個全部。水平接地體的幾種典范榜樣布置如圖2所示。
圖2 水平接地體的布置當建筑物四處沒有杰出導電地質時,為了低落接地電阻,可給與外引接地裝配。即將接地體引伸到泥土電阻較小的所在,但外引長度不應大于2√ρ。ρ為埋設外引線處的泥土電阻率(ω·m)。接地體在愜心接地電阻要求的前提下,防雷裝配的接地體能夠和其余接地裝配共用(自力避雷針除外),也能夠給與鋼筋混凝土基礎等天然導體作為防雷裝配的接地體。為了住手接地體遭到機器損傷,以及縮小征兆前提對接地電阻的影響,接地體通常應埋入公開0.5~0.8m。。為了低落跨步電壓,安裝防直擊雷接地裝配時,距建筑物出進口和人行道的距離不小于3m。